建个沼气池 众人都受益
数字链接:截至10月底,我市今年已建成沼气池10850座。
桂林市的农村沼气建设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近年,为加快农村沼气建设速度,让更多农户享受沼气所带来的效益与好处,桂林市一直把沼气建设列入市政府为民办的实事之一,各级政府部门加大了沼气建设力度。
今年我市沼气池建设12600座,截至10月31日,已完成沼气池建设10850座,完成86.11%。
前不久,记者听说七星区光辉村的村民正热火朝天地修缮从光辉村到和平村的路。记者很好奇,和平村里究竟有多大的吸引力,能吸引邻村的人来修路?
来到和平村,果然看到不少修路的村民用斗车推着一车车的泥土在村里走来走去。光辉村村民小组组长秦小宝说:“和平村有个养猪场,养猪场里沼气池有很多有机肥,我们村里的人经常要走来和平村挑肥。因此,大家都提议要把路修一修,方便走路。趁着天气好,不少村民也自发来帮修路。”
听村民这么一说,记者对和平村里的这家带沼气池的养猪场产生了兴趣。
走进和平村,很快找到了这个养猪场。这里并没有让人退避三舍的恶臭,环境也不错,老板娘秦润喜正忙着喂猪。得知记者的来意,她一边干活一边讲起了养猪场的板路。
2009年,秦润喜和丈夫在村里办起了这个养猪场。两人一合计,如果猪粪露天排放,不仅气味臭不可闻,还会影响周围环境,环境差了卫生情况也会变差,猪得疫病的可能性也会变大。“所以一定要建沼气池!”
修建养猪场的中型沼气池要花费几十万元,对夫妻俩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巧的是,当时有关部门正在宣传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这个项目,夫妻俩申请通过后,政府不仅派了技术人员来指导修建,还补偿了一半修建费。
修好了沼气池,秦润喜家的养猪场办得顺顺当当。现在养了几百头猪,收入不错。
不仅如此,秦润喜家的沼气池还成了周边几个村村民眼中的“香馍馍”。秦润喜说,自从她家养猪场的沼气池建起来之后,附近村民经常来找她要肥料。因为在沼气池里,猪粪经过沉淀后有害物质分离出去,变成了有机肥,这种肥比农家肥更环保健康,和化学肥料比起来更是没话说,因此引得种菜的村民都喜欢来这里挑肥。
在秦润喜家的养猪场沼气池的带动下,和平村周边至少600多户村民种菜积极性提高。而且,使用有机肥料种出的菜品质好,能够卖出好价钱,这也帮助村里的农民们增收不少。
记者了解到,我市在推进沼气池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建立了“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多种生态家园模式,实现了沼气建设与农村环境美化、绿化、净化相结合,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
建设沼气池的同时,一批批新农村相继建立,如恭城的红岩、横山、北洞源、黄岭,灌阳县的水井头,兴安县的塘子头、福祉田、桐木村,平乐县的雷家、中洲等,新村建设集环境保护、旅游开发、水果和林种结构调整、畜牧品种改良于一体,一大批生态环境好的新农村建设起来。
我来说说
莫胜平(七星区穿山街道办农业服务中心):我们辖区内每个沼气池建设点我都去过,并且经常了解反馈情况、做一些维护工作。现在老百姓用得满意,我们就放心了。
秦小宝(光辉村村民小组组长):我不太会说漂亮话,我就觉得,这个沼气池起到的是“辐射作用”,“辐射”带动了我们周边的村民都增收!
推荐阅读:
(来源:广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