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之下的越秀公园五羊雕像。
中国园林网4月3日消息:在道路进行品质化提升的同时,广州还要建设众多有故事、有内涵的市民文化广场。
近日,《广州市文化广场设计研究》开始招标,其中透露,未来将在全市范围内推进文化广场建设工作,以建设“高品质城市微客厅”为目标,建设“有故事”“小而精”的市民文化广场,而高品质的雕塑将是文化广场的灵魂和焦点。
现状:分布不均 水平不高
实际上,2015年《广州市雕塑总体规划》修编时,规划编制单位对广州全市的雕塑现状进行过摸查:广州共有1245座城市雕塑,但分布极不均衡。其中,越秀区共拥有415座城市雕塑,占全部城市雕塑数量的1/3,居各区之首。另外,番禺、海珠、荔湾等区的城市雕塑数量也超过百座,但白云、花都、从化、南沙等外围辖区的雕塑数量明显较少,各区城市雕塑建设规模差异很大。而且广州市市域40%的城市雕塑位于公园绿地和城市广场,商业设施、交通门户、城市街道、滨水空间等其他公共空间城市雕塑缺乏。
与此同时,规划编制单位认为这些雕塑水平不高,在1245座雕塑中仅筛选出30座主体特色鲜明、设计制作水平高、可达性和观赏体验俱佳、有一定公众知名度、能留下较为深刻感知印象的标志性城市雕塑。
近年来,广州城市空间的品质化提升工作稳步推进。正在公示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以及总体规划之下的《广州总体城市设计》进一步明确要以小微视角修补城市,推进城市东、中、西三大城市客厅建设,对其进行空间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在植物绿化、灯光照明、路面铺装、景观小品、街道家居、无障碍设施、标识系统等景观要素方面实施修复提升。
建设:打造“有故事”“小而精”的文化广场
本次进行招标的《广州市文化广场设计研究》透露,根据广州市全要素品质化提升示范路暨文化广场建设推进工作会会议要求,广州市政府要求在近年内在全市范围内推进文化广场建设工作。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创作一批具有时代感的雕塑,建设“有故事”“小而精”的市民文化广场,推动实现“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
文化广场建设可采用新建、改建、扩建三种方式
旧城区可采用改建和扩建的方式,优先利用存量空间
城市文化广场的整体环境设计要立足于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以此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历史人文特色为依据,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传承城市的基因,彰显自身的特色。在现代都市区及城市新区可以依照场地特征选择抽象、简洁、雅致的现代主义雕塑。
在旧城区尤其是历史街区范围内优先选择“南粤先贤”雕塑公园内的现有雕塑作品,将先贤人物的历史故事、主题特色与广场的文化本底、景观风貌和功能需求相结合,让文化广场有故事、有内涵。
规划:要建设10处标志性城市雕塑
本次招标公告中提出,编制的参考依据之一是《广州市雕塑总体规划》。2015年公示的《广州市雕塑总体规划》就提出,要塑造广州城市名片,打造出更多“五羊雕塑”式的城市地标。近期将重点打造城市雕塑宣传展示的“一中心五平台”——选取新城市中轴线作为广州公共艺术交流中心,广州雕塑公园、大学城公共艺术展示平台、广钢公园公共艺术展示平台、广州金融城公共艺术展示平台和北京路公共艺术展示平台;建设10处标志性城市雕塑并启动12个重点区域的城市雕塑建设。
市民文化广场和雕塑的建设都需要广泛听取民意,雕塑怎样建?广场怎么建?市民要有话事权。招标公告中明确要求,在市民广场选址及设计过程中,注重发挥专家的作用;坚持公众参与政策,吸纳多方代表参与意见,使选址及设计方案得到普遍的支持。
而《广州市雕塑总体规划》也提出,在规范管理和保障机制上,建立以策划人、艺术家为创作主体,雕塑委员会为评审主体,广大市民为评议主体,市城市雕塑办公室为组织推进主体的四位一体组织保障机制。
推荐阅读: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